第一章 緣起雲夢澤
作品:《狩宋》五月,這一年的梅雨季節來得有些早。
由於擔心小麥收成,營田使徐琳請儘快發還兵丁和民夫。
高保融看着修了大半的江堤,一臉的不忍。
這段江堤位於江岸兩個小高地之間,枯水季節會露出來。但是到了雨季,漢水就會越過河岸,向雲夢古澤補水。漢水兩岸,南側是長湖,北側是周湖,其實都是古雲夢澤的一部分。千百年來,漢水和江水泛濫,頻頻改道,泥沙淤積,雲夢澤已經不再是汪洋一片。有些地方已經星星點點有了人家。
不過水患依舊是荊州最大的問題。每到雨季,荊州大半的地域都可行舟,這也造就了南平國水軍。從江陵到竟陵,從漢水到江水,沒有水軍不能到的地方。
一艘巨大牙船停泊在江面上,五層樓船顯得十分宏偉。這是當年武信王高季興打造五百艘戰船的水軍時,十艘牙船中的一艘。為了造這些船隻,荊州境內的古樹砍伐一空,以至於到了文獻王和高保融執政,竟然無力再造新船。
不過船上空蕩蕩的,船上的士兵現在全部在大堤上,連高保融都和親衛一起鏟土。
漢水兩岸,這樣的堤壩有幾十處之多,民夫達到了十萬人。這還不包括水陸兩軍兩萬多人。
公元949年,後漢乾祐二年,契丹滅了後晉,後漢初立,劉知遠已經死了,其子劉承祐繼位,北方戰亂不止。而南方的楚國,楚王馬希范死後,楚國立馬希廣為主。但是五個兄弟都想要這個王位,其中以馬希萼實力最大。馬希廣要兄弟分治,但是後漢不答應,要兩兄弟和解。這如何和解得了。楚國出現了五馬爭槽的局面。
南北均處於戰亂,而南唐和後蜀看到了在南北撈一把好處的機會,沒有人注意南平國。這是南平國少有的安定日子,高保融決定完成趁機修繕荊江大堤。這種機會不會太多,稍縱即逝。可是老天不給面子,今年的梅雨來得比往年早了很多。
天空中陰沉沉的,偶爾會有飄來一陣細雨。
兩個牙兵護送着節度副使高保勖,他們沒有掛甲,就是高保融的這些親衛和水軍將士的衣甲都脫下來,堆在大堤下面。很多人都赤膊上陣。
南平國的牙兵與其它節度使的牙兵少有不同,他們的衣甲和兵器是統一配備的,很少有世家,都是貧民子弟,所以他們置辦不了衣甲。而其它節度使的牙兵幾乎都是世家子,不管是從體質,還是裝備的精良,甚至文化程度都要比南平國強太多了。各國的節度使和將領幾乎都是從這些牙兵中走出來的。
可是南平國不行,它的牙兵絕大多數都是農家子,認識字的人不多。他們除了不怕死,肯出力。想要找一個人才都不容易。可是這些牙兵,只要是你對他們好一點,他們就會死心塌地。一些校尉帶着士兵在大堤上下死力幹活,任勞任怨。
護送高保勖過來的兩個牙兵沒有佩帶雨具。但是高保勖卻一襲錦衣,打着一把桐油紙傘,兩個牙兵還幫他牽着一匹馬。見到高保融提着鏟土的鏟子,衣袍撩起扎在腰帶你,褲腿捲起來,兩腿都是泥。兩個牙兵憨厚地笑了。
高保融眼皮子就跳了幾下,因為兩個牙兵的衣袍被汗水打濕了,顯然是跟着馬匹跑過來的。
高保融沒有說出自己的不滿,只是看着高保勖問:「賢弟以為如何?」
高保勖衣服很得體,不過身形消瘦。因為傷寒還沒有好,還陪着自己,所以對這個弟弟,高保融總是多了幾分寬容。
不過高保勖可沒有要尊敬自己的這位三哥,現在的南平國王的意思:「如何處置需要問孫判官。」他有些不耐煩。
南平國,從武信王高季興立國,已經二十五年,擁有荊、歸、峽三個州。地方狹小,處於蜀、楚、唐、漢四個大國的夾縫中間,四戰之地。但是也正因為是四個國家的緩衝地而得以保存。
荊州原本是富庶之地,但是唐朝以後歷經戰火,已經破敗不堪,境內河流湖澤眾多,而河堤年久失修,年年水患,老百姓逃亡所剩無幾。歷經武信王,文獻王兩代勵精圖治,甚至不顧臉面搶劫各國使節送往上國的供奉,向各國稱臣,總算有點起色。
天福十二年,契丹滅了晉,文獻王高從誨一邊派使者向契丹進貢以免戰禍,同時也派使者去到河東勸劉知遠登基稱帝。北漢開國,文獻王也曾經想趁機開疆擴土,但是襄州與郢州之戰均戰敗。連氣帶病,文獻王不久就去世了。
高保融其實還有兩個哥哥,大哥高保勛戰死。二哥高保正因為文獻王一度與後漢鬧翻,到了劉承佑繼位。文獻王把高保正送到了開封為質,以求和好。
高保融在文獻王的幾個兒子中,算是最傻的一個,無奈四弟高保勖雖然聰明能幹,但是一個病秧子,朝不保夕。其它幾個弟弟還小,不足以擔當重任。高保融反應慢,不懂得機變,但是為人忠厚,能夠聽得進意見,大局觀還是有,所以繼任。
南平國現在的情況已經非常不妙,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這個國家無論怎麼做,最後也是投靠大國的命運。所以大臣們包括文武之首的孫光憲也不過是維持現狀,待價而沽。
高保勖看得很清楚,加上自己身體不好,也就破罐子破摔,成天花天酒地,恨不得早死早投胎。可是三哥的腦筋拐不過彎,他一心想的是要把南平國的基業維持下去。
荊江的堤防,從安遠鎮北、祿麻山到沱步淵,一百三十多里,從武信王的時候就開始修了,因為人力財力的問題,始終沒有完成。而且當時南平國還沒有佔領竟陵,只修了漢水南岸。不過就算如此,這個沒有完成的大堤也保護了荊州的安危,老百姓可以在湖區墾荒種田。南平國從荒無人煙到現在的人口達到了七八萬戶,也是一個不小的成績。
這次除了修繕老江堤以外,在漢水北岸也勘測地形,修建大堤,南岸也有所延長。高保融認為只有把這個大堤修好了,人口才能增加,國家才能繁榮昌盛。這個想法確實不錯,文武大臣和老百姓都支持。只有高保勖不願意來,因為他太了解這個三哥的脾氣,他是一個有想法,沒辦法的人。只要來了就都是他的事情。
問題是高保勖沒有得到王位,憑什麼跟你盡心盡力,親兄弟也還是有脾氣的吧。最關鍵的是修好了大堤是功德一件,最後好處南平國能夠得到嗎?還不知道落給了哪一國呢。是三哥高保融有軍事才能,還是自己能夠在戰陣上折騰?或者南平國有才華出眾,忠心耿耿的統軍大將?就是有,現在也老了。新一代的高保勖還看不起,不過都是和死去的大哥一樣逞匹夫之勇罷了,要真都是萬人敵也行啊,可是這世上有萬人敵嗎?都沒有,這就是高保勖不想管事的原因。
國家都不保,做這些有什麼意義?
這是高保勖在這位三哥面前極不耐煩的原因。不過也只有兩個人這樣單獨相處的時候。他在不識大體,在外人面前還是要竭力撐着。
草亭之中,孫光憲和幾個小吏在統籌錢糧,近十萬人吃喝拉撒睡還有善後事宜,都得他做。孫光憲對修築河堤十分在意,因為這是仁政,到了什麼時候都可以拿來說一說。不過心裏還是有些不太舒服,因為他們的糊塗國軍居然直接拿着工具和民夫們一起幹活去了,還地方不定,到處跑。王爺就是王爺,不是戲子,不是木匠當然也不能是劫匪。太平盛世怎麼折騰都行,但是這是亂世。大大小小的事情,還需要專門跑去找他匯報?
沒有辦法的情況下,孫光憲只能把正在養病的節度副使高保勖找來,修這個大堤也算是舉全國之力,總得有人主持大局吧。按道理來說,不過是修河堤,交給小吏和監工就行了。可是死腦筋的南平王非要親自來,所以一幫文武官員也不得不跟着來。江陵的政務好在有梁夫人在,不至於出什麼亂子。
新王即位一年,熱情勁還沒過,要胡鬧,大家陪着胡鬧就行了。
第一章 緣起雲夢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