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百一十六回馬場點兵
作品:《始皇聖劍》司馬重城見趙承宗一人攬下過失,這才覺得好下台來,便客氣說道:「趙莊主當時分析並無不妥之處,只恨那楊湛行蹤詭異,害得大家如此奔波。」
眾人皆點頭贊同,但楊湛如果沒走西、南兩個方向,而北面和東面也未去的話,那他不就是還在臨安城中?如此一推斷,眾人卻是不知高興還是擔憂。
司馬重城見眾人面生暗色,便朗聲說道:「那楊湛若還留在臨安城的話,咱們大可就地搜捕,如此真是求之不得了。」
此言固然能壯人膽子,但門派弱者卻戚戚然兮,畢竟此刻是身處異地,若楊湛果真潛伏周邊,豈非與虎為鄰?這些人隨即四下議論起來,未免夜長夢多,其中有不少人已經盤算早早離去的念頭了。
郭元剛見狀便不以為然的說道:「那楊湛必定不在臨安城了,否則我丐幫弟子豈會毫無察覺?」
趙承宗亦是頻頻點頭說道:「郭幫主說的沒錯,臨安城乃京師重地,更有十萬禁軍把守,楊湛留在此地斷不能實施他謀害武林的計劃,所以他肯定不在這裏了。」
只是楊湛不在臨安城,又追他不到,卻如何做下一步打算呢?在這一點上,司馬重城和趙承宗卻有不同的看法了。
司馬重城在得知了障禪師遇害後,已經派人通知天下所有門派來臨安議事,按照日程看,這些人應該不日就能到達,所以他傾向讓眾人就地守候;但趙承宗卻認為楊湛才走不久,若不加緊追拿,只怕貽害無窮。
在場的人有贊同司馬重城觀點的,也有贊成趙承宗觀點的,當然也有兩者都不贊成的,場面隨即嘩亂起來。
「趙莊主堅持追緝楊湛,但楊湛卻在何處?又叫眾英雄如何去追?」司馬重城急急說道。
「楊湛行蹤不定固然是一大難題,但這完全源於我們對他的了解太少,所以才會覺得無從下手。」趙承宗說道。
「哈哈,趙莊主也說了我們對楊湛知之甚少,卻有誰知道他的下落?」司馬重城笑道。
眾人皆點頭贊同司馬重城觀點,但趙承宗卻面露笑意的說道:「天下武林可不單單只有我們。」
司馬重城忽然明白趙承宗的意思,便狠狠的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說道:「對呀,武林大會上楊湛與慈航庵那群尼姑走得甚近,而他們的六點梅花陣也經由楊湛調教,其中關係自然不同尋常,說不定她們知道楊湛的行蹤。」
「不錯,西台慈航庵位置偏遠,這些尼姑也少有外出,楊湛若是躲在那裏,既可掌握武林動向,又能避開武林查探。」柳殘照連連插話說道。
只是這樣一說,人群中隨即有不少人紛紛譴責慈航庵起來:「想不到慈航庵竟然勾結武林魔頭,早知道真不該讓她們就此離開。」
當然也有人從別的角度去看待此事:「慈航庵乃尼姑清修之地,卻讓楊湛這麼一個男人呆在那裏,簡直是無恥下流……」
太虛觀三清和司馬重城隨即稍稍側面,這個聲音才算消隱下去。
「不止慈航庵,我見楊湛在武林大會當日與崑崙派也走的頗近,崑崙派也難脫干係。」司馬重城嚴肅的說道。
如此一講,眾人都覺得是這麼一回事,而趙承宗更是眉頭緊皺起來。
「看來我們還是小瞧楊湛了。」趙承宗默默說道。
眾人都不解,唯獨妙筆生心有靈犀的說道:「是啊,這楊湛一邊做禍害武林之事,一邊又與慈航庵、崑崙派等為伍,難道這背後有更大的陰謀?」
此言一出,場下無不驚乍萬分。司馬重城更是急急出來問道:「卻是個什麼樣的陰謀?難道他想另立山頭稱霸武林?」
但妙筆生顯然無法回答這樣的問題,便見趙承宗凝神思索片刻後說道:「這個陰謀是什麼我們還無處得知,但回想先前遇害的劍門,雖南北遠隔千里而相繼遭到血洗,斷非一人之力可為,我們應該早就猜出楊湛是有同黨。」
這個論斷若是在以前說出,恐怕無人會信,但經過武林大會上的見聞,以及趙承宗的推論,大家都認定慈航庵與崑崙派也參與了此事。如此,場上受過血洗的門派豈肯罷休?
「一定要向慈航庵和崑崙派討回公道。」戴赤誠朗聲呼喊道。
蒼山派隨即悉數響應,場上其他俠士也紛紛附和。司馬重城見群情激昂,便順水推舟的說道:「慈航庵與崑崙派身為中原武林一份子,想不到卻與楊湛這個惡徒蛇鼠一窩,貧道這就陪大家去找他們索債回來。」
戴赤誠與柳殘照隨即對司馬重城感激不已,其餘俠士也大有要助他一臂之力的意思,全場的人心頓時又團結一致起來。
趙承宗見事態如此發展,卻也正合自己心意,但他又不願意所有人都一起去,便說道:「慈航庵距臨安甚遠,崑崙山更是數千里之遙,如果全數找完,這一來去至少要大半年之久。」
司馬重城與蒼山派、巨劍門等本意氣風發的打算大幹一場,但趙承宗的一席話卻如一盆冷水迎頭潑來,聽罷之後,卻個個無奈泄氣了。
趙承宗樂見眾人這般反應,稍後便又說道:「其實此事辦起來也並非這麼艱難。慈航庵在五台山,可以直接去找。崑崙派遠居漠北,便差人送信傳莫逆前來便可。」
這確實是一個省時省事的辦法,司馬重城等人一番細想,便紛紛贊同了起來。
「那我等現在就去五台山找慈航庵算賬。」柳殘照激動的說道。
但趙承宗卻又止住了他。
「其他武林門派應該正在趕赴臨安途中,此事還得等他們到了再辦比較好。」趙承宗不急不緩的說道,說罷又看了司馬重城和妙筆生一眼。
司馬重城覺得趙承宗說的有道理,便只得點頭贊同。但妙筆生卻隱隱覺得其中蹊蹺,因為慈航庵與楊湛有關已是證據確鑿之事,其他門派到來後只要轉告一聲便可,卻何須這般折騰的再等下去?
如此一念,妙筆生便說道:「其他門派有有遠有近,若要全部等來,只怕耗費許多時間。而此次追拿楊湛並不為外人所知,如果再等下去,只怕楊湛等人知情後有所防備,那時候要再去西台就難了。」
誠如妙筆生所言,當年狂刀老祖能橫掃整個武林,楊湛得他衣缽,自然也能做得到。如果這次去慈航庵失去先發制人的優勢,那便是所有門派一起上去掛月峰也無濟於事。群雄對此深為贊同,司馬重城亦是擔心楊湛有備之後難以對付,屆時如果天下所有門派都在的話,其不讓自己顏面掃地?
「不錯,慈航庵的尼姑們應該正在返回西台的路上,而楊湛也未必知道我們正在追緝於他,如果此刻加緊出發,便正好可以打他個措手不及。」司馬重城得意說道。
趙承宗不禁暗暗舒了口氣,事情到了這個份上,便就如同箭在弦上不得不發,接下來的事情便就是誰去掛月峰的問題了。而這個問題,卻也在司馬重城心裏迴轉。
「天下武林門派不日就要匯合於此,貧道初做武林盟主……」司馬重城面露無奈的說道。
但不待司馬重城講完,趙承宗卻爽朗笑道:「司馬盟主初登大位,自然要大展身手的為武林除去此害,如此其他門派必定震服不已,日後必定緊緊追隨左右,如此武林可太平矣。」
司馬重城正欲辯解,但場下眾人隨即推波助瀾的說道:「司馬盟主武功天下無雙,此番若制服那楊湛,我等誓死追隨。」
此刻,妙筆生亦念念有詞的在一個彩色本子上書寫起來:「紹興三十一年初冬,新任武林盟主司馬真人於臨安城郊號令天下群雄緝拿武林禍首楊湛……」
眾人皆放眼望去,但見妙筆生手中的本子上赫然寫着「武林風雲榜」五個大字,卻是個個羨艷不已。須知妙筆生眼界甚高,非重大事件或傳奇人物而不寫,便就是那武林大會上一等一的高手,他也不過是聊聊幾筆帶過。如今圍剿楊湛能榮登此榜並被大書特書,日後必定傳誦千古。
這般情形,司馬重城卻哪裏還好意思再推搪下去,便吸了一口氣說道:「所謂兵貴神速,貧道這就帶群雄去一趟掛月峰,還勞煩趙莊主代為接待其他門派人士。」
司馬重城一答應下來,妙筆生又在本子上寫下「豪氣雲干」等譽美字句。如此,眾人還不紛紛報名一同前去討伐慈航庵?而司馬重城自知楊湛武功卓絕,卻也不敢小瞧與他,自然希望去的人越多越好。
但此刻趙承宗卻連連招呼大家安靜下來,接着才有條不紊的說道:「西台地勢險要,又處於金賊管控,去的人太多了反而不妙。」
「趙莊主言之有理,此去人選宜精不宜眾,司馬盟主還是在眾人之中選出各路好手來。」郭元剛說道。
司馬重城無從反駁,只得無奈點頭讚許。只是這人選既然說了要選精的,就必然會捨棄庸碌之眾,可誰又願意在當眾之下承認自己是范范之輩?這必定又是一個讓人焦頭爛額的事情。
趙承宗見司馬重城舉棋不定,便說道:「武林大會上郭幫主技壓群雄,乃盡得剛猛之道,必是人選之一。」
眾人皆贊服不已,郭元剛隨即恭敬回禮。
「太虛觀三清的無為劍陣舉世無雙,在制服楊湛過程中必定大有作用。」趙承宗又說道。
靈虛真人隨即作輯道:「貧道與兩位師弟必定不負眾望。」
「關東鐵筆武功了得,在關外人脈甚廣,亦是當選之一。」趙承宗說道。
鄧九霄卻稍稍凝神的看了趙承宗一眼,雖然自己識得關外多位官員守將,但此事一直低調處之,非極為親近之人而不能知曉,趙承宗卻又是如何得知的呢?
卻在鄧九霄思索之時,周鉉翁卻不以為然的「哈哈」大笑起來。眾人皆不解,便都細細打量住了他。
「好一個鐵面無私的關東鐵筆,想不到竟然與敵邦官員私通。」周鉉翁鄙夷的說道。
眾人隨即怒目盯住鄧九霄,目光中流露出的皆是嚴正拷問的神情,此情此景,鄧九霄儼然就是一個賣國通敵的叛徒了。或許這就是鄧九霄為何一直保密自己在關外人脈的緣故。
只是鄧九霄清者自清,便只不屑說道:「鄧某結交官員皆是正直人士,且多為故土國人,絕非如你所說那般不堪。」
但在戰事紛紜的年代,人們只相信是敵非友的道理,鄧九霄這般說辭實在顯得有些無力。
「趙莊主,此去五台山乃是追拿一個中原武林的敗類,卻何必動用敵邦官府?而周某久居山西,對其中人文地理也算了如指掌,讓周某去豈不更加合適?」周鉉翁得意說道。
四周立刻有人贊同起來,但胡半翁卻用鐵杖狠狠跺了下地面說道:「鄧公為人光明磊落,卻被你譏為賣國之徒,可見你這人心思惡毒。此去乃進入金賊管控之地,各種風險皆無定數,只怕真要是遇到危險了,咱們的新盟主都要被你賣了不可。」
周鉉翁卻是氣的臉色發紫,便連連與之對罵起來。司馬重城知道他們是因武林大會比試結怨,卻也不願二人就此大打出手,便連連上前勸阻。
只是胡半翁這一席話卻讓司馬重城有了選擇,便見他安撫好周、胡二人後才說道:「此去畢竟是深入金賊腹地,沿途管卡眾多,若無各方關係,只怕難以到達五台山。便就算到了掛月峰,萬一楊湛與金人有所勾結,聯合官府來對付我們,豈不壞了大事?所以還是得由關東鐵筆與我們同去為好。」
當然,更重要的是司馬重城如今乃趙宋冊封的靈真大國師,雖無實際官職,但也是入得廟堂之人,如果金人知道他入境了,豈不挾持一番?如此,司馬重城還真是慶幸其中有個廣結金國官場大員的夥伴。
郭元剛、太虛觀三清等人皆紛紛首肯,趙承宗與妙筆生亦是贊成。但司馬重城隨即又對鄧九霄說道:「關東鐵筆素有亮節,鄧公宜多勸那些人善待故土國民,待王師北去之日亦要多加相助。」
鄧九霄只默默的點點頭。
;
一百一十六回馬場點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