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七十七回懸而未決

作品:《始皇聖劍

    元宗諒見趙承宗遲疑不決,又見場下群雄紛紛推慫,便高聲質問道:「趙莊主倒是應不應戰?如此猶猶豫豫,實在不似大俠風範。」

    趙承宗卻低聲一笑,然後望着元宗諒說道:「元莊主快人快語,卻讓趙某想起昔日在叔父府中遇到的一位張家公子。」

    元宗諒聽罷只稍稍一怔,趙承宗便確定他就是張退之了。

    但元宗諒卻忽然笑道:「哈哈,元某早年也曾遇得一位絕世高人弟子,本欲與之請教一二,但他卻唯唯諾諾拒絕了我,態度也和你一般。難道武功越高人也越清高?」

    趙承宗亦是暗自吃驚,而元宗諒此番試探之舉竟然也得到了驗證。二人於是默立相視一番,卻又都刻意表現的極為平靜。

    場下之人聽不懂元宗諒和趙承宗的對白,亦是猜不透他們到底打還是不打,便又紛紛催促起來。

    趙承宗知道自己今日和元宗諒是打不起來的,便轉口說道:「問罪大會還有許多事情未辦,元莊主如果真有興趣與趙某切磋,大可等事情辦完之後再定時間,不知你意下如何?」

    元宗諒只默然的點了點頭,他此刻心中所想,只是要儘快脫身離開此地。至於什麼武林盟主之位,既然已經是別人的了,那就由他去吧。

    元宗諒於是仗劍作輯道:「青山不改,綠水長流,今日我且先行離去,他日趙莊主若有雅興了,大可來拜劍山莊找我便是。」

    元宗諒說罷,便飛身躍出場外,拜劍山莊弟子見他離去,也都紛紛掉頭就走。花玲瓏大為焦急,因為元宗諒一走,先前所說的那些規劃便全部落空,那楊湛接下來的處境豈不非常危險?

    楊湛對元宗諒這番不辭而別卻並無什麼感受,畢竟他知道元宗諒是為武林盟主之位而來。如今盟主旁落,他留下來也就沒有任何意義。至於花玲瓏所擔心的問題,楊湛卻並不認為元宗諒能在此事上幫到多大的忙,因為拜劍山莊莊主並不掌握多少有力證據來為他洗脫嫌疑。所以一切還都要靠自己。

    趙承宗簡簡接受群雄祝賀之外,便重新登台宣佈問罪大會後續議程,其中審問楊湛自然是重中之重。但在在此之前,趙承宗卻語重心長的與大家說起了另一件事情:「司馬重城所作所為固然令人不齒,但他終究是朝廷冊封的大國師。是有品階的官員,如果我們貿然殺他,武林必會被朝廷鎮壓,實非上策。」

    群雄大多也明白這個道理,更何況司馬重城作惡再深,始終沒有禍及他們,殺不殺他便就不那麼重要了。但也不是每個人都這麼想,比如鄧九霄,就極力要求武林剷除司馬重城這個敗類。

    「哈哈,司馬重城就因為頂了個頭銜。便能殺人不償命了?此人屠戮慈航庵十餘僧尼性命,若不殺之,天理何在?公道何在?」鄧九霄憤慨的說道。

    群雄聽罷無不覺得自己處在了輿論低點,便紛紛附和響應一番,卻似這樣就能重新站上道德制高點一般。趙承宗當初讓司馬重城上位,其實早已準備好了後手,對於他來說,要除掉司馬重城簡直是易如反掌之事。如今司馬重城探路武林的工作已經完成,而且還稀里糊塗的幫趙承宗鋪設好了許多局,可以說已經沒有多少利用的價值了。

    但趙承宗又暗地佩服司馬重城的武功造詣。覺得就此殺之實在有些可惜,便和聲與鄧九霄說道:「鄧公所言句句在理。所謂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,司馬重城既然濫殺無辜,趙某必定將他所作所為呈請刑部。相信司馬重城終究難逃一死。」

    此舉既能將司馬重城繩之於法,又不至於讓大家隻身犯險,自是再好不過了。眾人皆點頭稱讚,卻是對趙承宗這個新任盟主更加佩服起來。

    司馬重城之事定好之後,趙承宗又將話題轉回到楊湛身上來。

    「去年武林大會時,我就曾警告過你。倘若證實你做過禍害劍門的事情,我便第一個不放過你。但想不到你不僅血洗一干劍派門人,還殘害了障禪詩、截殺胡半翁、太湖四友等武林中人,實在是罪大惡極。」趙承宗橫眉怒道。


    此話一出,全場皆群情激奮,數千人馬頓時將楊湛圍了個水泄不通,皆直言要將他千刀萬剮。

    楊湛卻並不着急群雄的反應,畢竟他認為自己是清白的,既然自己未曾做過那些惡事,又何須為此承擔什麼結果?但楊湛又見多了眾人這樣的舉動,便冷對群雄指責,只淡然說道:「我並未參與過你所說的事情,若果你們非要以此責難,那我今日也只好以死相爭了。」

    楊湛的選擇或許不是最好的,但絕對是正確的。因為在這些事情上他並無任何得力證據,就算有,他也明白群雄是不會相信自己的,事情最終仍舊要回歸到你死我活的廝殺中來。場上眾人見楊湛如此抉擇卻也是求之不得,因為他如果選擇武力對抗,那麼全場的人都會加入進來,如此便任他武功再高最後也得橫屍當場。

    一方不願多聽,另一方也不願多講,其結果自然就會演變成兵戎相見的局面。場上群雄於是二話不說的紛紛亮出兵器,便只待趙承宗一聲令下了。

    趙承宗卻也樂見此等情形,畢竟楊湛一死,全部事情都塵埃落定,可謂結局完美。趙承宗正欲發話,但靈虛真人卻搶先上前說了起來:「楊湛與了障禪師之死大有關聯,只可惜少林高僧今日不在。」

    玉虛真人隨即接着說道:「對呀,怎麼少林寺沒有參加今日的問罪大會?」

    玉虛真人的一番話隨即讓趙承宗好奇起來,他雖入場不久,但已從剛才群雄站隊推舉武林盟主時發現了這個問題。只是對於趙承宗來說,自己已如願上位,當務之急便是誅殺楊湛永絕後患,至於少林僧人來或沒來,都不重要了。

    但群雄之中卻有人對此頗為不滿,直譏諷少林自視甚大,連如此重大的會議都不出席。此話一出,隨即招來許多不屑之詞,畢竟少林乃德高望重門派,豈能被人如此詆損?何況少林寺作為武林泰山北斗,過往江湖中的大小聚會他們都一一列席,又何來自命清高論斷?

    只是言辭交鋒再多,也迴避不了少林缺席本次會議的現實,在太虛觀三清的引導下,眾人又轉而猜測少林寺是否遇到了什麼特殊情況。在真相尚不明朗之時去做出推斷是一件既簡單又困難的事情。說它簡單是因為誰都可以天馬行空的任意發揮,許多不假思索的結論都能脫口而出;而說它困難,則是因為這些輕易給出的論斷有多少是嚴謹的,是經得起推敲的?

    經過一番簡簡辯駁,大家最終求同存異的相信少林是遇到了重大變故。如此一來,群雄無不神情警覺的猜想他們到底經歷了怎樣嚴重的突變。只是這一會,眾人皆嚴肅許多,誰也不敢輕易給出判斷來。

    「少林高僧乃言而有信之人,他們不來,一定是來不了。」清虛真人謹慎的說道。

    江湖中人過慣了刀光劍影的生活,聽到清虛真人所說的「來不了」三字,腦袋裏冒出的第一個反應竟然是他們都被人殺死了。這是何等駭人的論斷?眾人於是又將矛頭指向楊湛來。

    趙承宗雖一直冷眼旁觀,卻也明白此事根本不可能是楊湛所為。因為上次少林來臨安調查了障禪師死因之時,不僅方丈親臨,戒律院、菩提院等高僧也傾巢而出,他們如果此次前來參加問罪大會,必定也是這般陣勢。縱使楊湛武功再高,也無法一戰而殺盡這些武林最頂尖的高手。何況楊湛乃與元宗諒同路而來,那就更無時間機會去截殺少林寺的高僧了。

    趙承宗只隱隱覺得太虛觀三清此舉乃刻意為之,但一時又想不明白三人用意所在,便暗自思量起來。

    但群雄卻無趙承宗這般心思,反而逐個責難起楊湛來。楊湛只覺得好笑,正欲辯駁之時,靈虛真人卻先站出來說話了。

    只見靈虛真人先是招呼大家安靜下來,然後才不急不緩的說道:「楊湛固然與多宗武林血案存在嫌疑,但凡事都得講究證據,切不可意氣用事而冤枉了無辜。」

    眾人哪裏聽得進這番言語,但礙於他德高望重地位,卻也不敢公然駁斥,便個個潛在人群中嘟嘟啷啷了起來。

    可羅青衣卻忍受不住了,直跳出來對着靈虛真人質問道:「楊湛作惡多端,怎麼就成了道長口中的無辜之人了?」

    原來劍門弟子都是聽不得靈虛真人最後一句話,如今有羅青衣頂頭出來,蒼山派、巨劍門、嵩陽觀等弟子皆齊聲發難。

    清虛真人見這些劍派門人齊聲刁難師兄,便也挺身上前說道:「倘若楊湛並未截殺來此參會的高僧,那麼此事就與他無關,在這件事情中他就是無辜的。難道我師兄如此說有什麼不對嗎?」(未完待續。)



  

語言選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