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7章 朕,明君否!(全書完)
作品:《回到明朝開工廠》半個月後,兩艘小舢板在船員們的划動下,帶動着一艘飛剪船,緩緩的離開天津碼頭。美國小說網 https://www.gogogous.com/在觀波亭中,一身便裝打扮的朱翊鈞站在那裏靜靜的看着海船。
致遠他終於還是走了,此別,恐怕再無相見之期了……
恰在這時,客用悄悄的走了過來,他的手裏捧着一個匣子,對皇帝說道。
「皇爺,這是施宣慰使吩咐下人送過來的。」
「哦?是什麼?」
「施宣慰使說,是他在盧溝工廠的股份,還有銀行的,說是送給皇爺當是別禮……」
凝視着順河直下的海船,心中萬般不舍的朱翊鈞一聽,淚水頓時蒙了雙目。
「致遠……」
站在亭中的朱翊鈞看着施奕文沖自己長揖的模樣,在心裏默默的說道。
「你放心,朕一定會成為明君的……」
……
萬曆八年!
任何研究天朝歷史的學者,每每回顧這一年的歷史時,總是有着太多的疑惑,畢竟,這一年發生了太多的事情,從申行時等人謀逆,再到江南十萬戶因為涉及刺殺欽差、謀逆流放南洋,再到「易藩為諸侯」。
大明在這一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正是從這一年開始,曾經推行海禁的大明,把視線投向了南洋,二十餘位藩王率領着王衛萬餘戶,在短短六年間,先後就國南洋各地,由此掀起了一個截然不同於西洋「地理大發現」的海外擴張。
在後世史學家的解釋中「易封南洋」,英明睿智、雄才大略地大明神宗皇帝一生之中最睿智的決定,面對國內藩王日益成為國家負擔甚至威脅皇權的現實,以及西洋文明對華夏文明步步進逼的外部壓力,神宗皇帝以高屋建瓴、高瞻遠矚地長遠目光,做出了這一決定,不僅成功阻止了歐洲諸國在東南亞的擴張,並且成功實現了華夏文明的第二輪大擴張。
在南洋諸國的擴張中,歐洲殖民地者的擴張腳步被阻止了,被擊退了。這也讓神宗皇帝能夠毫無後顧之憂的在十年後,派遣戚繼光等將領率領二十萬新軍遠征塞北,最終在貝加爾湖畔一戰徹底打斷了蒙古人的脊樑,令這個桀驁不馴的民族完全馴服在大明的天威之中,在隨後的三十年間,神宗皇帝先後三次發動對西域的討伐,從而令這片土地自唐末後就與中原失去聯繫的土地,重歸大明版圖。
從此奠定了這個世界上國土最遼闊、實力最強的強國最堅實的基礎。而所有的一切,都始於萬曆八年!
萬曆八年之前,是大明朝!
八年後呈現於世人面前的卻是大明帝國!
在波瀾壯闊的萬曆年間,到底發生了什麼?很多史學家都極為費解,而更讓他們費解的卻是南洋二十九國中的南洋宣慰使司。
在這個波瀾壯闊的萬曆年間,南洋宣慰使司無疑是極為耀眼的存在,不僅僅是因為它本身極為特殊的地位,同樣也是因為作為傳奇人物的施奕文,是大明歷史上僅有的一位生而獲封的「異姓王」,出身南洋的他與神宗皇帝到底有什麼不為人知地關係,當年南洋易封中,他又扮演着什麼樣的角色,這一切,都留給後人太多的未解的迷團。
但是幾乎所有人都非常清楚,正是「鎮南王」施奕文開創了大明的「大航海時代」——當南洋諸侯派遣身穿鐵甲的國人討伐土人的時候,鎮南王以其極為敏銳的嗅覺,覺察到北美的重要性,派遣出了他的船隊駛向了太平洋的深處,在北美建立了第一個殖民地,將華夏文明一路擴張到新大陸……
……
萬曆六十年,在南天門獅子山王府的北望亭中,已經年過七十的施奕文和過去一樣,又一次把目光投向北方,投向了茫茫大海。
「王上,船隊今天應該不會回來了。」
看着坐在躺椅上的大王,一旁的內侍輕聲提醒着。
「這裏的風太大了些……」
「不礙事的,不礙事的,再等等,他們好不容易回家了,總是要等等的……」
施奕文笑了笑,他這個「鎮南王」是當年萬曆封的,聖旨一直封在那個木匣中,直到他抵達南洋後,打開木匣才知道聖旨的內容。
以世襲「鎮南王」王公爵領南洋宣慰使,在大明歷史上他還是頭一個,只不過這裏不是南洋國,仍然是宣慰使司然後說道。
「十八年倭寇襲擾朝鮮,意圖犯我神州,當時朝廷正在備戰漠北,南洋諸國應皇命「尊王攘夷」成立諸夏聯軍揮師北上,行以「圍魏救趙」之計,數萬聯軍登陸倭國本土後,倭寇所謂百戰精銳無不是土崩瓦解,豐臣秀吉急調征朝大軍回援,諸夏海軍於對全殲倭寇水軍,十萬倭寇沒入大海,為徹底解決倭亂威脅,諸夏於倭國討伐不臣,廢天皇,除閥亂,行郡縣……」
其實,就是推行軍事佔領,日本被分割成了二十多個佔領區,諸國都獲得了一塊飛地作為「犒賞」。從此之後,世間就再無倭國,只有南洋諸夏的海外飛地。這麼多年,每年輪派的駐軍回家時,施奕文都會親自到港口迎接他們的歸來。
今年同樣也不例外。
當然,每一次他們的回歸,都會帶來大量的人丁——家奴與女子,在過去四十年間,那些倭人早就馴服成了諸夏的忠犬,無不是以成為夏人的家奴、侍妾為榮,甚至於,倭人還是他在北美擴張的最好工具,當年那些無主浪人更擅長對付北美的土人,正是憑藉着那些人的武士刀,南洋才一直推進到北美腹地。讓北美成為華夏移民的另一個目的地。現在那裏已經生活着數百萬華夏移民。
但是,這並不是施奕文最欣喜的地方,更讓他內心雀躍是大明的變化,不是大明在北方的擴張,而是朱翊鈞這位皇帝,他的表現完全出乎了施奕文的意料,作為大明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,在他親政的五十年間,一直銳意進取,這種進取並不局限於國土的擴張,而是各個方面的,張居正的改革並沒有因為其離世而中止,甚至在他的支持下朝着更深層的方面推進着。
從「添丁入畝」到「官紳一體納糧」再到商稅改革,在朱翊鈞強有力的推動下,大明以一種全新的形態展現在世人的面前,甚至讓施奕文看起來有些陌生。
甚至在去年,為了維持大明在西域的統治,朱翊鈞下旨第一次發行了「鐵路債券」,用於修建從京城到安西也就是後世伏爾加河畔的鐵路,當然,這也表明另一個問題——朝廷的錢不夠了,其實,這麼多年朱翊鈞之所以不斷的改革,就是因為朝廷的收入不能夠支撐他的擴張,所以,只能不斷的推行改革。
「也許,大明也應該可以休養生息了……」
在施奕文的心裏冒出這個念頭的時候,他又啞然失笑的搖頭輕嘆。
大明的領土擴張對於大明的穩定是極為有利的——千百萬流民,尤其是西北地區的流民在那些新佔領區獲得了大量的土地,大明的「西進運動」或許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諸夏人口增長速度,但是對大明的將來卻是有利的。
「王上,這南洋諸國裏頭,也就是王上您對將士們這般的恩寵,他們要是知道,這兩天王上一直在等他們回來,肯定會……」
不等內侍的話音落下,那邊就有內侍指着大海說道。
「回來了,回來了,王上,你看,是輪船的煙柱,好幾道煙柱呢,肯定是咱們的船隊回來了……」
內侍的喊聲,讓施奕文站起身來,朝着天際間的海平線那幾道煙柱看去,那是輪船煙囪里噴吐的煙霧——二十五年前,南天門的機械廠「終於」製造出了蒸汽機,十年前,蒸汽機被安裝在船上,現在這是個蒸汽船與帆船同時存在的時代,也是蒸汽時代剛剛開啟時代。
「好了,他們回家了……」
施奕文笑了笑,然後說道。
「走,我們去碼頭,你們不知道,我最喜歡的就是歡迎他們回家,每年派出去一千人,回來的時候,他們一個個的最後會帶回來兩三千侍妾,三四千子女,再加了幾千家奴,我南洋人丁興旺,可離不開他們啊……」
當然,這種人丁興旺是以「倭地」大量人口「流失」為代價的,不過,這也有一個好處,「騰籠換鳥」倭地的人口日益減少的同時,那裏華夏移民卻在增加。
其實,南洋也是一樣。
從樓上下來的時候,儘管已經年邁,但是施奕文的腳步顯得極為輕快,他的心情極佳,因為歷史已經完全偏移了他最擔心的那個方向,朝着另一個方向發展着,而發展的勢頭極為不錯。照這個勢頭發展下去,既便是有朝一日自己離開人世,也可以放心的離開了。
這邊從「北望樓」上下來時,遠遠的施奕文看到有內侍急匆匆的朝着這邊跑了過來。待他跑過來後,雙手捧着一份電報說道。
「王上,神京急電。」
神京,就是北京。那裏的急電?難道出什麼大事了?
「可是有什麼要事?」
「陛、陛下駕崩了……」
什麼!
突如其來的消息,讓施奕文只覺一陣目眩,目中儘是不信,而聞訊而來的百官內侍們也無不是跪成一片,周圍儘是一片哭喊聲。
「陛下啊……」
他走了……
「王,王上,節哀,這有皇帝給王上的遺詔……」
「遺詔、遺詔呢……」
喃喃着施奕文接過那份電報,只見電報上只有簡單的幾個字。
「致遠,我為明君否?」
(全書完!)
第387章 朕,明君否!(全書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