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四章 一月文會(上)-七子爭鋒
作品:《奮鬥在紅樓》聞道書院坐南朝北。以書院中心明倫堂、前後大門為中軸線,東側為弟子求學的講堂。南面臨近後門處則是弟子寢舍。西廂為講郎寢舍。
山長張安博居住交遊的曲水院位於西北角。山林起伏,竹林如濤,風景優美。有溪水潺潺。
取意書聖王羲之的名篇蘭亭集序:此地有崇山峻岭,茂林修竹,又有清流激湍,映帶左右。引以為流觴曲水,列坐其次。雖無絲竹管弦之盛,一觴一詠,亦足以暢敘幽情。
這也是聞道書院每年一月底舉辦文會的緣由。雖然沒有音樂助興,但山長、講郎們與弟子中的佼佼者,少長咸集,品茶論道。足以是人生之快事。
賈環跟着葉講郎抵達建築在小溪邊上的小亭。亭中懸掛着一副對聯:道之將行也,文不在茲乎。
亭中已經坐着五名青年、五名長者。賈環認得其中的喬如松、羅向陽、衛陽、陳嘉運。另有一名丰神俊朗的青年卻是不認識。幾名講郎,他基本都認識。
亭中四角燒着炭盆,驅散早春雨後的清寒。居中而坐的是一名和藹的老者正在煮茶,穿着暗青色的鶴氅,很有些仙風道骨。
老者笑道:「文台何來遲也!莫非老夫的雨前龍井茶不對你的口味?」
葉講郎,名諱鴻雲,字文台。他笑着見禮,「方才和我這弟子說起時文,不覺多說了幾句。山長的雨前龍井,我求之不得。只盼山長多分我幾斤。」
十天的苦練,賈環的八股文水平進步的很明顯。他心中歡喜,抓住間隙又教導了賈環一番:破題、承題、起講的技巧。
「哪裏能有幾斤茶?」山長張安博大笑。
眾人都笑,相互見禮。正說笑間,吳講郎帶着一名容貌微丑的青年到亭中來。參與文會的人到齊。四名充當書童的書院弟子奉上煮好的清茶。
消息便是通過四名書童傳遞到東面的六個講堂中。
山長張安博環視一周,微笑着道:「又是一年的文會。去年我等在此聚會,研習仁義之道。今年的話題」
張安博微微頓了頓,目光落在葉講郎身上,「前幾天我聽聞書院弟子賈環寫了一首立志求學詩,傳遍書院。今日便以修身、立志為題。先前諸位弟子試言之。」
聞道書院的文會帶着競爭考核的性質,不可能如一般的文人聚會般,設一個話題就圍繞着話題展開辯論,各抒己見,洋洋灑灑。而是,用三場較量,決定高低。
第一場,由弟子們立論。
第二場,弟子們釋義。引用四書五經來闡釋自己的觀點。
第三場,總結自己的想法。
講郎和山長會參與討論,並點評。三場分別以科舉考試中常用的「」來評比等級,最終三場結束後,優勝者即為今年聞道書院的院首。
山長張安博的話音剛落,座中的七名弟子頓時都坐正身體,各自肅容,顯然都要全力以赴。賈環即便是身經百戰考,也能感受到空氣中那微微凝固的氣氛。
山長和六名講郎都是微微一笑,各自品茶,觀察着書院弟子表情、神態。
君子之爭,也是競爭!學如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。這種競爭氛圍有助於弟子們研習經義,提升課業。做學問,就是要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。
書院東側青雲院甲字講堂中,身材魁梧的霸州易俊傑坐在課桌上,身邊聚攏着一大批學子。
今天說是停課一天,由學子們自習。但實際上所有人都在關注着院首之爭。講堂之中的學子們也樂於聽聽分析的言論。而素有「包打聽」之稱的易俊傑是眾望所歸。
易俊傑居高臨下,很享受被同學圍着的感覺,分析道:「七子爭雄。外舍兩人:賈三首,衛神童。這兩人年紀最但潛力大。然而,潛力只是意味着將來,故而今年文會奪魁的幾率最小。
內舍乙班兩人:陳憤世,羅君子。陳憤世是過了府試的童生。經義、學問當然是紮實的。但他幾年來都沒能過院試。可見實力強勁,但潛力用盡。我不看好。
羅君子至今還沒有下場,在書院潛心苦讀了兩年,去年三月升入內舍,位列乙班第一名。宛若初升之朝陽,徐徐躍起。前途無量。我以為他可以爭一爭。」
有學子贊同的道:「這個分析在理。宛平羅向陽學問功底紮實,一直都在進步,為講郎們看好。他今科是有希望進學的。」
眾人紛紛議論。
有人道:「賈同學為人古道熱腸,我倒是希望他能爭一爭。」
「老兄是借人燭光讀書,為人發聲。」
「受人恩惠而不感恩,與禽獸何異?我是為他惋惜。」
「到底是年紀小了,他今年才九歲吧。預計他今年二月連下場的資格都沒有。衛神童傲慢歸傲慢,明天的月考,定然能升到內舍,拿到下場資格。」
講堂里的眾人,對出自本講堂的賈環、衛陽都不看好。實在是內舍、上舍都是書院的精英弟子。
易俊傑喝了口茶水,心裏也略微有點可惜。賈同學學習用功之刻苦,他們都是親眼所見。早起晨讀,晚間勤學。據說已經有兩月余,風雨無阻。
天道酬勤啊!
易俊傑咳嗽一聲,接着講:「內舍甲班一人:鳳雛龐士元。與三國古人同表字。長的雖然比我們丑一點,才華卻比我們高一點。童生功名。是內舍甲班中的佼佼者。他有希望,但比羅君子希望小些。」
有人不解的問道,「易同學,這是何故?」
易俊傑道:「才華高絕者,往往心思跳脫。鳳雛見識多廣,學問廣博,策論一流,但是論經義的功夫,未必比羅君子等人強。」
易俊傑說的都是個人的外號,但在座的學子自然都聽得懂。
易俊傑又道:「上舍兩人:喬厚道,公孫龍。喬厚道上上科過了府試,卻在院試折戟。這三年多以來厚積薄發。去年十月考入上舍。位列第五。他今科是有希望進學。今年的院首,他能和公孫亮爭一爭。
公孫亮,其人如龍。這沒什麼好說的。我們山長的得意弟子。常年穩霸着我們書院上舍第一。十八歲還未進學,實在是運氣不佳。」
「哈哈。」說起公孫亮,眾學子都鬨笑。在聞道書院呆得時間長些都聽過這位公孫龍的故事:
他十四歲來聞道書院讀書,天資卓絕,被譽為讀書種子。山長張安博收為入室弟子,親自教授。15歲下場,密雲縣縣試案首,卻折戟在順天府府試。原因是吃點心時,不小心將卷面污了。
要知道縣試案首可是保送生,順天府知府、提學大宗師會欽點府內各縣縣試案首過關。這是科場通行潛規則。公孫亮到手的秀才功名就這樣飛了。
去年四月再考府試。恰逢京師梅雨季節,他起身小解,因憋得太久,動作過快碰到案幾,墨汁灑在卷子上,再次落第。他去年因山長的要求,沒有參加一月文會,讓上科新晉秀才劉國山得了魁首。今科出來相爭,實力數他最強。
山長怕是也有意培育他的信心。十八歲中秀才正是當時,再錯過幾年時間的話,就有些晚了。
外舍甲班的同學笑談時,最新的題目傳出來了,「修身,立志」。
第一個立論的是外號「鳳雛」的龐澤。
眾人精神紛紛一振。
「大道如青天,我獨不得出。」
「好。」內舍甲班的講堂中,十幾名學子相聚,一片叫好,此起彼伏。
狂不狂?很狂,很拽,很裝逼。符合龐澤自信,張揚的性格。語出詩仙李太白的名篇行路難。
何以謂理想?就是在現實中實現不了的想法。心中有理想,就有一股不平之氣,就要說出來。不平則鳴!
龐澤引用李白的詩句,是在立志。李白原詩是吹牛逼發牢騷的話。但在龐澤身上就是:說盡心中的驕傲,科場失意的憋悶。
不得出,就要出!
今科的童子試就是化繭成蝶的機會。
「好。」
「先聲奪人。不愧是龐士元。」
「此句至少是一個圈。」
曲水亭中,其餘六名學子為龐澤這一句微微動容。
山長和講郎們並沒有表態,只是在心中評判。只是第一個立論,他們不便點評,否則會給後面發言的弟子帶來壓力。
這時,小胖兄羅向陽起身道:「弟子立論:吾日三省吾身。」
儒家學說,若是以修身而論,當以論語中論述的最多,最完善。這是曾子的原話。羅向陽知行合一,很有儒者風範,這一句令不少講郎頻頻點頭。
原本一臉驕傲的衛陽微微變色。今日方知書院裏臥虎藏龍。羅向陽的修身之言,比龐澤的立志更勝一籌。
陳嘉運同時如此。
等衛陽、陳嘉運說過後,這兩句都是平平。喬如松跪坐在榻席中,沉穩的道:「弟子立論:君子藏器於身,待時而動。」
這句話語出周易。五經之一。文王厄,而演周易。周文王也被視為儒家先賢。這是理學的傳承脈絡。
山長張安博擊節贊道:「善!」
賈環心中震驚。其實,修身、立志這個話題很明顯是林講郎幫他爭取的。還是藉助於他的立志求學詩的輿論。但書院中這幾名學子都是強手啊。
立論不是吹牛。否則,你來一句:橫渠四句,我來一句: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,這文會還怎麼開?而是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。
在座的都是書院的精英弟子,山長和講郎們怎麼可能不熟悉各自的性格、經歷呢?
比如,其他人要是學羅向陽說「一日三省」來修身,書院的講郎們怎麼可能會相信?怕是要斥責「弄虛作假,人品有問題」。
正是因為羅向陽一貫如此,甚至有「羅君子」的戲稱,他才能這樣說。
而喬如松的立論與他三年厚積薄發,一鳴驚人的經歷十分相稱。故而,山長稱善。他比羅向陽的立論再勝一籌,裏面充滿了人生的智慧、感悟。
丰神俊朗的公孫亮對賈環笑一笑,伸手示意道:「賈師弟可先試言,兄隨後。」
在有講郎點評的情況下,最後去立論,所承受的壓力最大。公孫亮一番好意。謙謙君子,溫潤如玉。但也展示出他超強的自信心。
賈環輕輕的點頭,這時不是客氣的時候,「弟子立論」
...
...